- 积分
- 4118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基因片段
-
- 银行存款
-
- 注册时间
- 2009-6-9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签到天数: 2 天 连续签到: 2 天 [LV.1]初来乍到 
|

楼主 |
发表于 2009-12-9 03:34:03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老钱 于 2010-3-3 01:43 编辑
武侠?先说说《江山如此多娇》吧。
话说老钱从9岁开始看武侠,虽然时间很早,其实看的并不多,就是金庸,古龙而已。无他,其他的作者,比如很多人强烈推荐的黄易的《大唐双龙传》,写得实在是不得行。
关于长篇小说,个人一直有一个想法,就是,不能够追求情节的险和奇,而是应该要塑造人物。长期以来,人们口耳相传的都是一个个英雄人物,比如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关二爷,忠心为国的岳爷爷,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秦琼秦二爷,铁面无私的包公,等等,具体他们做了什么事情,却在其次。
武侠小说也应该也塑造人物形象为主。一般人都知道,忠厚纯朴的,就是郭靖;机灵狡猾的,就是韦小宝;潇洒风流的,就是令狐冲;出处偷香窃玉的,就是香帅楚留香;这都是作者在人物刻画上所做的功夫,让人印象深刻。
再看其他的作品,很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。印象中,四大名捕中,一开始就硬性规定了四个人的性格,却套上了枷锁,写得并不出彩。《大唐双龙传》那两个?抱歉,看了半天,都不记得其二人姓甚名谁,其人物塑造不可谓不单薄。
但是,在2003年的时候,老钱第一次接触到《江山如此多娇》,就被此书吸引住了。原因有两个,第一就是对舞人物形象的刻画,第二就是对于当时民风民俗的细微描写。
第一点押后说,先说第二点,对于民风民俗的刻画。宋朝时候有一个画家张择端,画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被誉为国宝,何也?人物形象众多,贩夫走卒,无一不精细;士农工商,各个都用心。皇宫大院,天桥集市,洋洋洒洒几百个人物,细致生动的描绘了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。
《江山》中也是如此。也曾读过了若干现在还活着的人,特别是年轻人写的所谓小说,经常有时会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。比如写古代的人,穿着重甲一天急行军上百里的;比如一抬手就是一千两银子而不是银票的;比如写飞机票可以倒卖的;比如写上海小吃不知道蟹粉小笼,写川菜不知道麻婆豆腐的;比如写南北两京以也可以来回的。。。
不,《江山》中描绘了一个细腻真是的明朝社会。人物,特别是官场人物,除了名姓之外,还必须有字(看了这么多武侠,包括金庸古龙的,只有杨过一个人有字“改之”);因为朱元璋的保甲制度,人人出门都必须要有路引(类似于通行证),这也写到了;其中的点睛之笔更在于,武林人士也是要吃饭的!!
《江山》中的侠客,比起其他武侠作品中的,无疑侠气淡薄了许多。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伏身去,深藏身与名”的侠客形像,这里面几乎没有。这里有的,是为了100两银子的入门费而答应并派的小帮会;这里有的,是为了前程富贵而投身官府唯唯诺诺的少林大弟子;这里有的,是为了巴结官府,不惜以武功秘籍,美色,金银等等相送相迎的各大门牌。这就是所谓的武林儿女。这就是所谓的江湖。
江湖再大,也不过是江山一隅。这是《江山》从头到尾都在谈到的一个重要思想。南海剑派势力大,但是也经不住朝廷中一个文弱书生的蓄意打压而被灭门;少林武当声望高,却也不得不和官方搞好关系,因为峨眉崆峒等等前车之鉴就在那儿;至于大江盟,慕容世家等等“带有黑社会性质“的门派帮会,更是在大赚特赚私盐,赌馆,妓院等等的时候,不得不胆战心惊的要向官面上的人物孝敬打点,不然一个不周到,区区九品捕快,也可弄得其生不如死。
这就是《江山》,一个真实的江湖。江湖儿女的故事,也是从此而起。作为主人公的”我“,一般都是最难以描写的,因为以”我“为视点的小说,慢慢写着写着就开始YY了。但是作者泥人掌握火候不错,成功的把”我“(王动王别情)作为观察者的职能扮演的不错。在“我”看来,齐家父子的厚重威凝,鲁卫的耿直,南元子的归隐,李岐山的隐忍,唐三藏(这名字笑死我了)的外圆内方,李思的狂傲,蒋迟蒋逵两位小侯爷的深厚城府,都刻画的入木三分。女人?嗯,这里很多女人在被上手之后就成了花瓶了。泥人是大男子主义者。呵呵。
这部小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,就是太监了。。。大概从去年底到现在,一直没有更新。按照老钱的想法,因为作者泥人把“我”的位置拔得太高了,失去了观察者的作用而成为了一个情节的推动者,使小说很难以再收回来,所以干脆不写了。这就是老钱的一家之谈,孰是孰非,各位看官自己阅过便知。 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