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积分
- 608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- 基因片段
-
- 银行存款
-
- 注册时间
- 2012-5-7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该用户从未签到 
|
本帖最后由 Liuscarlett 于 2013-1-19 15:17 编辑
名称:Alone in the Dark
类型:AVG
语言:英文
发行公司: Inforgrames
年代:1993
完整度:完整光盘版,带CD TRACK
个人评价:
这么经典的作品就不用多介绍了吧!1992年的游戏能有这种效果,真的是迄今让人赞叹。我还没通关,下面谈谈自己玩到现在的感受。
19年前那个暑假(真的是19年前!)我去同学家玩,带去了当时买的第一张光盘合集游戏,目的是在她家386电脑上运行几个游戏,其中之一就是鬼屋魔影。当时肯定是软盘版,没有语音,且她家电脑未必有声卡,所以都是pc speaker发声。
看她玩的挺高兴,那些鬼怪什么的不怎么吓人。然后轮到我来玩,哇塞,第一次感到自己操作和看别人操作之间的差异!当我自己操作的时候,真的感到好可怕,每一扇大门打开,都那么令人惊惧。不敢玩啦!
时隔近20年,随着对HPL笔下克苏鲁文化的了解,开始涉足这个题材的游戏,发现鬼屋魔影一代居然就是克苏鲁文化启发下的产物。于是拿出前几年苦心下载到的光盘版,开始体验啦。
不过现在不感到可怕了,毕竟这种画面太简单,无法表现鬼怪的可怕。所以现在主要是体会克苏鲁文化氛围,以及阅读里面的书信。这些当年是不可能读懂的,所以当年即使玩了,也只能体验到解谜的乐趣,却不能体验到其背后的文化基础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光盘版是带CD音轨的,自然可以欣赏到和情节搭配的音乐,而且书信都有真人语音发声。这两者其实都是硬盘版到光盘版更迭时代,游戏公司重新制作游戏的卖点。
让我惊喜的是,以前不为我重视的语音发声,这次显出了其独特的魅力。朗读者那抑扬顿挫的配音,强烈地表达了书信透露出的情感,把恐怖传递到玩家心中,不寒而栗。怪不得当年很多游戏公司都对经典软盘版游戏推出了talkie版本呢。
一定要把书信都读完哦!否则乐趣少了一半。另外最好别看攻略,我玩的时候忍不住看了,有点后悔。这游戏全靠脑子去想,真的很有意思,看了攻略真的对不起40万美元的开发预算!
玩的时候要听到音乐,一定要刻录,虚拟光驱是不能听到CD音轨的,所以可以刻录在CD-RW上,玩后删除。然后用dosbox加载光盘即可玩,很流畅。




上述图片都是当年MAC机器上的!好向往用老MAC玩游戏!那画面是当年所有机器里最好的,都看不到粗糙的边缘,像用3D加速卡处理过一样!相比PC和其他机器真的差不少。
有人用以前的MAC玩过游戏吗? 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